全国税收征管规范术语解释(一)
1、事项类别——主要描述该征管业务的发起方式、办结方式、适用范围、适用层级等基本业务属性,起到索引的作用。
2、发起方式——按业务的发起人区分为“依申请”和“依职权”两种。依申请业务,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或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依申请发起的相关税收事项,是以相关人员提出申请为起点,税务机关进行相应处理的业务。依职权业务,是指税务机关主动依职权发起的面向税务管理相对人的税收业务管理活动(如:税务稽查业务),以及税务机关内部发起的处理内部业务的管理活动(如:票证业务)。
3、办结方式——按照业务的办理时限要求,分为“即时办结”和“限时办结”两种。即时办结业务,是当场能办结的业务;限时办结业务,是指需要一定的时日才能办完的业务。
4、适用范围——按照业务的适用税务机关,区分为“国税”、“地税”和“国地税”三种。若税务事项分别为国税或地税独有业务的,单独注明国税或地税;如果该事项同时涉及国地税,则注明国地税。
5、适用层级——按照业务事项的适用管理层级,区分为“总局”、“省局”、“地市级”和“区县级”等四种。按税务事项具体的适用层级进行标注,可为多个层级。
6、业务概述——是对税收征管业务的简要描述,通常包括对业务的定义,办理主体和办理条件等内容。
7、业务流程——主要通过流程图展示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从业务处理的本质出发,体现业务逻辑,简化描述表单或数据等细节内容,突出表现完整的业务处理过程,重点反映必须经过的环节和如何流转。
8、资料处理——描述办理该项具体税收业务时,需要提供或报送的相关资料。通常仅针对依申请业务,对于多种情形下需要报送不同资料的,注明具体的报送条件。
9、办理规范——主要根据业务处理流程,描述各个办理环节的办理要求。包括各环节办理过程中的处理内容,工作职责,办理时限要求,以及办理结果的要求等。并且规范了归档的要求,对纸质表证单书统一编码、分类编号。
10、归档资料——指纳税人报送给税务机关的在提交资料清单中注明归档的资料及税务机关发放给纳税人的结果性表单。确定归档的原则一般来讲,需要签字确认,明确双方法律责任的表单均为需要归档的资料,包括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务机关与外部门、税务机关相互间产生的此类表单。
11、创新处理——主要是根据有关创新税收服务和管理的规定,对涉及的税务事项进行具体的分析,描述按照相关政策需要特殊处理的内容,体现创新与统一规范之间的差异。这样,既从总体上统一规范了具体税务事项的处理,又鼓励创新,满足业务变革及制度创新的需求。